宁夕万万没想到,泄露秘密之人竟然真是黄三。
这人心机何其扭曲,竟做出这般愚不可及之事!
明明白白是自己铸成大错,非但不去深刻反省,反倒还将过错推诿他人头上,如此之辈,称其无可救药尚属轻描淡写。
此刻,对宁夕而言,真正的考验降临了。
此事处理起来颇为棘手。
若论公事公办,依照门规将黄三斩首示众,或许有人会觉得宁夕偏袒外人,不顾自家村子的亲族。
若是顾及同乡之情,赦免黄三一次,则既对不起那些受害的石匠,也对未来统御手下不利。
犯下如此滔天大错还能得到宽恕,那么将来手下之人再犯错,又该如何处罚呢?
表面看来此事似乎并不复杂,实则处理起来却困难重重。
然而,这一切对于来自后世的宁夕而言,皆不在话下。
与其让自己在这其中左右为难,无论怎样抉择都会得罪一部分人,倒不如将决定权交给众人,并借此机会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意识在太平岁月或许并无太大作用,但在动荡乱世之中,意义便截然不同。
且不说宁夕前世所在的天朝大国是如何建立的?那不正是依靠一群自视为主人翁的老百姓合力打下的江山么。
“据理而论,黄三曾与我签订契约,生死本可由我定夺。但我已将其逐出师门,便不能再擅自对其施加惩罚。那么,我有一个提议,拿出来让大家听听,看是否可行……”
宁夕的解决之道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充分调动众人的主观能动性。
换句话说,就是采取举手表决的方式。
卧龙谷之内,每户人家拥有一票表决权。
作为受害者的两位石匠家族,每家享有十票。
而身为当事人的黄家,则丧失了投票资格。
最终,将以票数多少来决定黄三的命运。
不过,在投票之时仅有两个选择:要么放过黄三;要么让黄三这个背信弃义的告密者以血偿命,为石匠们的家人抵命!
聪明人一看便知宁夕的真实意图。
倘若将放过黄三改为让黄家向几位石匠进行巨额赔款,或许会有更多人选支持这一选项。
若是轻易放过黄三,恐怕许多人心中都难以接受。
对于宁夕而言,他是断然不会放过黄三的。留下这样一个心怀叵测之人在卧龙谷内,未来必定会给村子带来无穷隐患。
只是如今宁夕根基尚浅,还需借助卧龙谷村民之力,否则早已依法严惩了黄三!
尽管举手表决这种方式在这个世界显得稀奇,但却并不难理解,众人一听即明。
连身为凡尘底层的存在,竟也能掌握他人修炼生命的主宰权,此种滋味宛如仙缘降临,前所未有的感受令人心潮澎湃!
村民们的热忱犹如沸水,即便手中握有的裁决权微乎其微,只有一线生机的评判权,也足以让他们欢欣雀跃。
来吧,宁二兄弟,速速开始吧,我们早已望眼欲穿矣!
此事并非凡俗之举,宁夕并未采取寻常的匿名投票之法。每户人家派出一位代表,每人分发一枚灵豆,其中蕴藏着天道意志。
准备两只陶罐,一只名为赦免黄三,另一只为魂断星河,想要投向何方,只需将手中的灵豆掷入相应的陶罐内即可。
作为宁氏一族的代表,宁夕手中亦紧握着那枚至关重要的灵豆。但他并未急于抉择,而是先请石匠杨、江二人先行施为。
两位石匠对宁夕此举并无异议,反而对其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在这武道昌盛的大周王朝,地方法官断案,讲求的并非仅仅是天条律法,更是大道公理。而宁夕身为非朝廷官员的卧龙村本族之人,若出于乡土之情宽恕黄三一命,乃是情理之中之事,无人能对此置喙。然而,宁夕却给予了村民们一次公正裁决的机缘,并慷慨赠予每户十枚灵豆,此乃何等深厚的恩泽,又岂容他人非议!
只听“哗啦”、“哗啦”的声响响起,两位石匠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灵豆悉数投入令黄三魂断星河的陶罐之内。
随后,便是宁夕门下的众多弟子,未经家中长辈商议,便已被指定为代表自家家族参与此事。这些弟子自追随宁二之日起,便已不再是家中的孩童,成为了支撑门户的砥柱,假以时日,甚至可超越父母成为家庭的核心。对于告密背叛宗门的黄三,他们持有惊人的共识。
众人皆知,跟随宁夕行走在逆天改命的道路上,斩妖除魔、夺宝固元,皆是险象环生之事,倘若频频出现告密之人,何谈长久生存,最终只会落得身死道消的命运!故而,在宁夕示意之前,所有弟子便已明确选择了令黄三魂断星河的结果,以此表明他们对叛徒的严惩立场。
随后轮到那些希望子弟拜入宁夕门下的家庭代表。这些人心里清楚得很,既然决心让子弟加入宁夕麾下,就不能与之对立。且不说宁夕尚未抛出自己的灵豆,单看他那些弟子的选择已然明示
第159章 你心中所图为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